查看原文
其他

“过了两天圣诞,我被高中同学追着骂”:过洋节,是一种罪吗?

祝东风 东风妹妹 2022-01-15

本文作者:祝东风

首发公众号:东风妹妹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昨晚,我的高中同学,发了张跟小姐妹的合影,配文“迟来的圣诞”,另一个同班男生,对她“欢庆”圣诞的举动颇有微词。
并在最后附上灵魂拷问:“洋节”过得这么开心,我倒要看看你几天之后的元旦打算怎么过。


作为第三人,也是二者共同的高中同学,我不得不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雕刻的东西太多了。毕业不到十年,大家早已活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

长期以来,网上常能看到对“洋节”和“过洋节”非常反感的人,有些伴侣甚至还因此分手,认为这是二人“三观不合”最典型的体现。
虽然因为这种原因分手的情侣,在我看来确实应该分手,但该不该过洋节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对峙,对亲密关系的冲击和撕裂,还是会让我错愕。
为什么有些人这么讨厌所谓的“洋节”?
有必要吗?
对我而言,我不会把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去做一个刻意的区分,觉得过端午和中秋就应该隆重一些,过圣诞节就应该收敛一些。
节日更多是对我行为和心理的引导。
比如中秋节,就会想着买月饼、赏月,渴望和家人团圆;清明节会特意留出时间,回老家祭祖;感恩节会给老师和家人发去感谢和祝福。
我并不会去过多揣摩哪些节日该过,哪些节日不该过,而且,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心情更多是愉悦的,不会想着防范或识别。
我其实不太理解,那些对洋节怀有抵制态度,甚至视若仇寇的人,心理动机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出于某种文化保护主义,可是洋节说到底,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啊。
我们中国的节日是有文化承载的,源远流长下来,有民族的感情浓度在其中,但西方节日也有着他们的文化背景。虽然所处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由于历史进程等缘故,文化沉淀也不一样,可说到底都是世界文化的支脉,世界文化的享有者本就是全人类不是吗?
我们过西方的节日,西方也在过我们的节日,我们佩戴小麋鹿的头饰,在感恩节做彩蛋,外国人也热衷于包粽子,吃饺子,明明是喜气洋洋的文化共享,为什么非要因为人种和国别去硬生生制造一条天堑?
这样不是显得自己太狭隘了嘛。
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聚在一起包饺子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势必会对文化、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的东西。
一口一个“洋节”“洋节”的,排斥西方节日和文化,反而是种多余的小家子气。
而且,撇除那些意识中的偏见,单从审美角度而言,西方很多节日也确实有其自身美感啊。
在街头看到被装饰得喜气洋洋的圣诞树,心情会不由自主的变好。大红大绿在它身上得到了一种极为温暖的融合,再系上五彩缤纷的彩带和圆溜溜的金色小铃铛,真是能给人幸福感的。
让人憧憬的圣诞老人,怀揣着期待和激动的小小圣诞袜,甜蜜了多少孩子的梦,jingle bell的圣诞歌也很好听,为什么要去排斥这样的文化呢?

我突然想到巴黎圣母院被烧的事情。
巴黎圣母院,历时182年才建成,藏有大量13~17世纪的艺术珍品,是古老巴黎的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物之一。
去年一场大火,毁了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部分珍贵文物也付之一炬,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社交媒体上竟然有相当数量的网友在拍手称快,直言“烧得好!”,甚至还扯到了一百年前的英法联军侵华。
诚然,那是一段交织着悲痛与屈辱的历史,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历史上的罪人虽并没有尽数受到惩罚,可文化是无罪的不是吗?
他们的前人打砸抢烧我们的圆明园,所以我们也要在巴黎圣母院被烧毁时啧啧叫好,这样的心态,就算文化遗迹被留存,也看不见半点文明的影子。
此般言论越多,各国之间,无论关系还是文化的隔阂都会越来越深。我们不能一边以大国自居,一边又堂而皇之地,以小民肚量去奚落别人的损失啊。
幸运的是,如此偏激的态度并不是主流声音,多数人对人类文明被毁,持有的态度是心痛与惋惜。不同国家的专业人士,也在无私分享建筑的修复工艺。
独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还举办了“巴黎圣母院设计大赛”,向全球的设计师征集修复方案。
在来自56个国家的226个参赛作品中,中国设计师蔡泽宇和李思蓓的名为“巴黎心跳”的方案脱颖而出,获得了冠军。


一种文化,一个文物,或者一处文化遗迹被毁,都不是它所在国家的损失,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损失。
因为它们,都是虚无的历史长河中真切的载体。
我们对于世界文化的包容和守护,也为自己的后代提供了还可观瞻的实物,否则,以后的每一代人,可能都只能在课本或者网络上,才能看到人类文明曾经的瑰奇与壮阔。

前段时间,哈工大有位宿管阿姨,在感恩节当天特地给同学们买了费列罗巧克力,感谢各位同学对她工作的支持。


结果,有个男生毫不客气地在群里怼她:
“你觉得你公开庆祝洋节合适吗?”
“请你立刻停止该活动,否则我将向有关部门反应。”


阿姨马上在群里道歉,认错态度十分良好。
我真的是???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的罗翔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虽然放在这件事的语境内,并不完全贴切,但我觉得还是有相似性的:
“很多同学学习了法律之后,就带有一种强烈的傲慢……这种傲慢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不学无术的体现……很多学得好的同学,学着学着已经丧失人性了。”


这里的丧失人性,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有的人懂很多,想很多,看很多,其实丢掉和忘记的也很多。
懂、想、看本身并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某种偏激的理性,会让人变得麻木和冷漠,动辄将日常的东西上升到立场甚至是主义,自裁掉最原始也最粗糙的情感触手,失去对最普通也最寻常情绪的感知能力。
这位说着要“举报”的男同学,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虽然我能理解,哈工大上了美国的“实体清单”,同学难免会有各种负面情绪,但我觉得,宿管阿姨可能真没有想那么多,也不觉得这件事和她在感恩节之际请同学吃巧克力有什么联系。
她言辞的落脚点压根就不是“感恩节”这个节日,或是和西方的连结,而是对同学对她工作的支持表达感谢。
而且,在普世认知里,相较于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感恩节本身就被公认为是一个表达对他人感激的节日。
我在感恩节当天,也给父母发了红包,给之前的导师发去祝福短信。编辑短信的那一瞬间,我才恍然惊觉,毕业至今,我和导师竟然都没有再联系。
所以很多时候,节日不仅是我们的情绪出口,还给了人际关系一次表达和勾连的机会,我们需要节日这样的契机,更需要能定时激发出我们内心正向力量和情感的节点。

这两年,各种「主义」真的太多了,被A主义绑架,其实并不比被B主义绑架高明在哪里。
有的人讨厌洋节,是因为文化心理,还有些人讨厌洋节,则是因为觉得它背后藏匿着居心叵测的消费陷阱。
总能听到“消费主义”这个词,你多买几个色号的口红,或者咬咬牙买了一个很喜欢的奢侈品包包,就会被吐槽说“被消费主义洗脑了”。
尤其是在各种节日,各大牌推出礼包的时候,只要买了,基本就会被贴上“交智商税”的标签。
可是亲爱的,人李佳琪、薇娅都开始自己造节了,零食节、美妆节,薇娅感恩节,佳琦女生节……
你以为没有洋节,我们就不会被消费绑架吗?
Too young too naive,目测说这话的,应该都是被对象的消费期待绑架着的人儿们吧~
人之所以会被消费绑架,首先是有消费的场景和需求啊,普通人的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人会为了花钱而花钱吧,各种节日其实更像是给了我们一个善待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机会。
就像圣诞节那天,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社畜,都极为难得地晒出了约会或是出游的照片,因为“过节,不想加班”,“节日不该加班”,“过节了,要对自己好一点”。
几家大厂也在pk,谁家的圣诞礼物更壕气,不少人还为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准备了礼物。
满屏松弛和温暖之间,唯独几个清醒的不被任何消费主义绑架的不为洋节文化所动的夫子在鹤立鸡群,满眼失望地看着这个人间。
讲真,下来吧,云端冷不冷啊……凡尘中的小确幸真是挺好的,生活不是战场,脑海中时刻响警报真不怕耳鸣吗?
别心里抹不直了,也别动不动提什么洋节不洋节的,开心一点,包容一点,接地气一点,会快乐很多喔。

 推荐阅读 
「毒妻」翟欣欣案日前开庭:逼死程序员后,她拒绝返还巨额赠送财产……
金晨两次拒绝约会对象,是不是男女关系上很随便?

荡妇羞辱、强迫女同学写性关系检讨书、棍棒殴打……这样的人也配当校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